分析检测中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在分析实验的分离过程中常有干扰物质的存在,利用掩蔽剂可将干扰离子浓度减小,甚至使干扰离子浓度低至不足以参加反应,或参加反应的量极微,就可消除该离子的干扰。
常用掩蔽剂有络合掩蔽剂、沉淀掩蔽剂、氧化还原掩蔽剂等。
在实验的分析工作中还用到解蔽剂,它能破坏掩蔽剂,起到解除掩蔽的作用。
五.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c(EDTA)=0.1mol/L;c(EDTA)=0.05mol/L;c(EDTA)=0.02mol/L
配制:称取规定量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热溶于mL水中,冷却,摇匀。
c(EDTA)=0.1mol/L:4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EDTA)=0.05mol/L: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EDTA)=0.02mol/L: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标定方法:
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c(EDTA)=0.1mol/L]:称取0.25g于℃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准至0.g。
用少量水湿润,加2mL20%盐酸溶液使样品溶解,加mL水,用10%氨水溶液中和至pH值为7~8,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及5滴5g/L铬黑T指示液,用配制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EDTA)=0.1mol/L]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②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c(EDTA)=0.05mol/L、c(EDTA)=0.02mol/L]的配制。称取下述规定量的于℃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准至0.g。
c(EDTA)=0.05mol/L:1g基准氧化锌
c(EDTA)=0.02mol/L:0.4g基准氧化锌
用少量水湿润,加20%盐酸溶液使样品溶解,移人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30.00~35.00mL,加70mL水,用氨水溶液(10%)中和至pH值为7~8,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及5滴5g/L铬黑T指示液,用配制好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六.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c(NaCl)=0.1mol/L
配制:称取5.9g氯化钠,溶于mL水中,摇匀。
标定方法:量取30.00~35.00mL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c(NaCl)=0.1mol/L],加40mL水及10mL10g/L淀粉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1mol/L]滴定。用型银电极作指示电极,用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按GB中二级微商法之规定确定终点。
计算: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七.硫氰酸钠(或硫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c(NaCNS)=0.1mol/L
配制:称取8.2g硫氰酸钠(或9.7g硫氰酸钾)溶于mL水中,摇匀。
标定方法:称取0.5g于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硝酸银,称准至0.g。
溶于mL水中,加2mL80g/L硫酸铁铵指示液及10mL25%硝酸溶液,在摇动下用配制好的硫氰酸钠(或硫氰酸钾)溶液[c(NaCNS)=0.1mol/L]滴定。终点前摇动溶液至完全清亮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棕红色,保持30s。
计算:硫氰酸钠(或硫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八.硝酸银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c(AgNO3)=0.1mol/L
配制:称取17.5g硝酸银,溶于mL水中,摇匀。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
标定方法:称取0.2g于~°C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称准至0.g。
溶于70mL水中,加10mL10g/L淀粉溶液用配制好的硝酸银溶液[c(AgNO3)=0.1mol/L]滴定。用银电极作指示电极,用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按GB/T-中二级微商法之规定确定终点)。
(3)计算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