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产业链专项调研山东省磷酸铁锂产业发

有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66445.html

为深入磷化工行业的研究,东亚前海化工团队在全国开展了磷化工产业链专项调研,第二站走进山东。基于我们的研究、调研成果以及公开信息,我们从磷酸铁锂生产工艺和产业链,和山东省企业的磷化工布局,相关政策等角度,深入剖析山东省的磷酸铁锂产业发展情况,整理了以下调研见闻。

1.磷酸铁锂生产工艺和产业链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梳理了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和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山东省磷化工企业布局磷酸铁锂的技术路径。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整理出了目前磷酸铁锂的四种主要生产工艺和相应的产业链布局。

1.1磷酸铁锂生产工艺

磷酸铁锂是一种橄榄石结构的嵌锂材料,化学式为LiFePO4,目前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年由日本NTT研究发现了这种橄榄石结构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John.B.Goodenough等研究群,也相继报导了LiFePO4可逆地迁入脱出锂的特性。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和层状结构的LiCoO2相比,LiFePO4的原物料来源更广泛、价格更低廉且无环境污染。这一研究发现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并引起广泛的研究和迅速发展。

目前工业上磷酸铁锂的制备,主要包括四种工艺路线:草酸亚铁工艺、铁红工艺、全湿法工艺和磷酸铁工艺。按照工艺类型区分:草酸亚铁工艺、铁红工艺和磷酸铁工艺属于固相法,全湿法工艺属于液相法。不同的工艺路径选取的磷源有所不同。基于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问立宁先生的研究,和相关文献报道,对以上四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1.1.1草酸亚铁工艺

草酸亚铁工艺,是一种固相法,磷源可选用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磷酸盐。

草酸亚铁法是早期常见的生产工艺。以碳酸锂、氢氧化锂为锂源,草酸亚铁为铁源,将原料球磨干燥后,在惰性气体或者还原气氛中,以一定的升温加速加热到某一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冷却。各个企业生产工艺主要区别在:原料配方、混合方式、烧结工艺和加工设备。

优点:工艺简单、配料容易控制,易实现产业化。

缺点:环保压力大。因为烧结过程中有大量氨气排出,污染环境,腐蚀设备,需要对废弃进行处理。

1.1.2铁红工艺

铁红工艺也是固相法的一种。磷源为磷酸一铵。

铁红工艺是三氧化二铁为铁源,与磷酸二氢锂(LiH2PO4)、碳源经湿法研磨混合,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二氢锂由碳酸锂和磷酸一铵制得,因此铁红工艺的磷源为磷酸一铵。

优点:工艺环保、氧化铁成本较低。

缺点:产品综合性能稍差。过程中需要排除大量的废水,同时产生大量氨气,不易处理,环保压力大。

1.1.3全湿法工艺

全湿法工艺是一种全新的液相合成方法。磷源通常为磷酸。

全湿法工艺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是将硫酸亚铁、氢氧化锂和磷酸溶于水中或其他溶剂中,通过水热或者溶剂热过程进行反应合成磷酸铁锂的工艺。

优点:产品性能优异。原料溶于水中,可以达到离子、分子水平的混合,制备出的材料一致性较好。这种工艺制备出的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

缺点:成本要求高、设备要求高。这种工艺制备出的磷酸铁锂还需要在高温下煅烧进行碳包覆;同时水热过程中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锂,成本较高;水热反应还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对设备要求很高。虽然性能优异,但全湿法工艺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都较高,据了解,目前国内拥有成熟液相法工艺的厂家只有德方纳米。

1.1.4磷酸铁工艺

磷酸铁工艺也属于固相法的一种,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磷酸铁锂制备的标准工艺。磷源为磷酸。

磷酸铁工艺先通过磷酸和氨气合成磷酸铵,再与硫酸亚铁生成磷酸铁。磷酸铁作为前驱体,与锂源、碳源经湿法研磨混合,利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可以同时提供铁源和锂源,配料过程中只需要加入锂盐和碳源即可。

优点:产品循环性能好,成本较低。设备简单,易标准化。

缺点:生产周期长,能耗高。

磷酸铁工艺的优势已逐渐得到人们的公认,有可能发展成为磷酸铁锂制备的标准工艺。湖南裕能、安达科技、贝特瑞等厂家都采用这种生产工艺。

1.2磷酸铁锂产业链

挣脱国外专利的束缚,我国磷酸铁锂产业逐渐成熟化。年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牵头,成功申诉三家外资企业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无效,使得我国可以弯道超车,获得开发磷酸铁锂电池的优势。经过了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大规模研发和商业化应用磷酸铁锂电池的国家。一套完整的磷酸铁锂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年中国锂电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约13.3万吨,同比增长33.26%。

磷酸铁锂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锂源、铁源、碳源、磷源等四类原材料,中游包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下游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应用。下面我们重点针对上游磷源和中下游的产业情况进行逐一介绍。

1.2.1上游——原材料

磷酸铁锂上游原材料主要由锂源、铁源、碳源和磷源四部分组成。切合主题,我们主要讨论磷源的布局情况。

由上文分析可知,目前磷源的主要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净化磷酸,另一种是使用工业级磷酸一铵,因磷酸铁锂生产工艺不同而异。百川盈孚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磷酸和工业级磷酸一铵价格高位上扬,分别已至近三年历史高位元/吨和元/吨。在磷酸铁锂需求带动下磷酸和磷酸一铵需求持续旺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磷化工产能扩张受政策限制,在供应上未来将趋于紧平衡状态。

以磷酸铁生产工艺为例,原料外采成本较高,产能不足集中度低。磷酸铁锂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原材料为磷酸铁以及碳酸锂或氢氧化锂(锂源)。以前由于磷酸铁行业的需求小,制备基本由中游的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外购磷酸铁原材料生产。这就造成成本高,厂家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产能供给不足。百川盈孚数据显示,磷酸铁厂家市占率最大的企业是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6万吨产能,市占率为17%。

磷化工企业拥有磷资源的配套,在转型布局磷酸铁锂上会有较大成本优势。随着磷酸铁锂需求的逐年上涨,磷酸铁锂产业链正逐步趋向于大化工体系。未来成本优势主要靠原材料自产、副产利用、自备能源、新工艺等方式构筑,垂直一体化和副产利用的公司将会有明显优势。以年9月17日的价格计算,磷酸铁锂的单吨成本中来自锂源的成本占比约为64.6%,来自磷源的成本占比约为27.1%(以碳酸锂价格计算)。如磷化工企业自产原料生产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磷源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1.2.2中游——磷酸铁锂龙头企业产能和生产工艺

目前磷酸铁锂实现量产的厂家主要使用全湿法工艺和磷酸铁工艺。磷酸铁工艺因工艺技术较为成熟,同质化竞争激烈;采用液相合成的全湿法的技术突破带来了成本上的优势,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百川盈孚的数据,目前全国布局磷酸铁锂材料生产的企业有24家,总产能达到55.4万吨/年,其中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德方纳米、湖南裕能、重庆特瑞、贝特瑞和国轩高科,前三家产能分别为12万吨/年、11万吨/年、5万吨/年,后两家产能为4万吨/年。

下面以年产能排名前五企业的产量和工艺为代表进行调研和比较:

1、德方纳米:年产能12万吨,采用全湿法工艺,是国内唯一成熟的全湿法工艺厂商。

德方纳米成立于年,主要从事纳米级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的开发,并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主要包括纳米磷酸铁锂、碳纳米管导电液等。年磷酸铁锂全年产量达到9.28万吨,位列行业第一,较年同期的7.75万吨,同比增长19.7%。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德方纳米目前拥有1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领先于全行业。

至连续三年磷酸铁锂产量第一,实现全湿法工艺量产,占据成本优势,与优质客户宁德时代高度绑定,目前接近满产状态,未来突破产能瓶颈后,有望成长为磷酸铁锂绝对龙头。在工艺上通过自热蒸发工艺直接制备前驱体,简化了生产的工序。

2、湖南裕能:年产能11万吨,采用固相法磷酸铁工艺,工艺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

湖南裕能成立于年6月,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主。公司刚于9月28日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8亿元。目前公司磷酸铁锂产能11万吨/年,主要客户为比亚迪和宁德时代。

湖南裕能的磷酸铁锂采用固相法磷酸铁工艺,工艺相对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低。据今年6月湘潭电化发布公告称,湖南裕能拟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建设年产30万吨磷酸铁和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70亿元。同时,湖南裕能拟在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建设年产35万吨磷酸铁和3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亿元。

3、重庆特瑞:年产能5万吨,采用低成本的铁红工艺,是西南片区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最大的制造商。

重庆特瑞成立于年,专注于环保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据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1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