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是北方家庭必不可少的过冬食物,每年一到冬天,王阿姨都会储存大量的白菜,但今年冬天,王阿姨的老伴因为看到网上有文章说白菜中有甲醛,吃多了会得白血病,却说什么也不愿意让王阿姨储存白菜。
王阿姨便和老伴争吵起来,一家人都吃了十几年白菜了,现在不也是身体健健康康得,不吃蔬菜才对健康不好呢!而且买的一般都是人家地里自家种的白菜,哪儿来的甲醛?
两人在这件事上争执不下,那白菜到底是不是真的含甲醛,吃多了会导致白血病?白菜还能不能吃?
一、大白菜有甲醛,吃多了得白血病?
近年来,关于大白菜含甲醛的传言越传越神乎,说商家为了保鲜、卖相更好,会用甲醛来浸泡白菜,而吃了用甲醛浸泡过的白菜,可能会患上白血病,一听这些传闻大家都恐慌不已,深怕自己买到甲醛浸泡的白菜。
其实,蔬菜中的甲醛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甲醛是生物代谢产生的,一般含量极少,对人体基本不会产生危害,而外源性的甲醛则是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延长蔬菜储存时间,而在食物的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违规添加的。
不过,大家无需过分担忧会买到甲醛大白菜,因为我国明文规定,甲醛是不能添加至食品中。根据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指出甲醛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农产品中,用甲醛来保鲜蔬菜本身属于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但如果不小心吃了喷有甲醛的白菜会对身体有危害吗?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食品安全的副教授朱毅表示:甲醛本身易溶于水、易挥发,在运输、浸泡、清洗、煮熟等过程之后残留的量微乎其微,对身体的影响很小,一般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如果担心买到的白菜有甲醛,那可以将外面的一层扒掉,然后用清水浸泡、多清洗几遍。
二、4种食物是甲醛的「重灾区」?别再忽悠了
多数人购买蔬菜都是通过超市、菜市场、农贸市场等途径,有传闻称有几种食物是甲醛的重灾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捆绑的蔬菜
网传捆绑的蔬菜中胶带甲醛超标十倍,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吓人?常见的胶带多是由塑料膜和黏合剂做成,这两者都是聚合物,常温状态下很稳定,大量释放出甲醛的可能性极小。
虽然国内目前用的缠菜胶带一般是工业级胶带,其中可能会残留甲醛,但此前深圳市质检院、食药局等曾在当地六家超市随机抽检11个胶带捆绑菜样本,结果发现捆绑的蔬菜中都不含甲醛,胶带中仅检测出微量的甲醛。因此胶带或许会释放微量甲醛,但处于安全范围,而且甲醛本身挥发性强,很难在蔬菜表面积累。
2、发白的豆腐
网传有些商家为了让豆腐卖相更好,会在其中添加甲醛,让豆腐看起来更白。但其实豆腐颜色与凝固剂种类和豆子种类等因素有关,豆腐发白并不一定就是添加了甲醛,不添加甲醛也可以做出发白的豆腐。
3、袋装的金针菇
有市民买到袋装的金针菇,打开以后会闻到刺鼻的味道,有人认为是添加了甲醛,但其实这个味道并不是甲醛导致的,而是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导致金针菇产生了挥发性醛类气体。至于网友说的用甲醛漂白金针菇一说,其实是新品种,这种新品种的金针菇色泽好,而且长得快又整齐。
4、发白的粉条
网传发白的粉条是甲醛浸泡的,吃了可能会得白血病。事实上甲醛易溶于水、易挥发,一烹饪就所剩无几了,微量的甲醛进入人体影响很小。建议大家购买正规厂家的粉条,并且在吃之前要多清洗、浸泡,烹饪时要尽量保证通风。
三、做好这5点,食品中的甲醛暴露
想要尽量减少饮食方面的甲醛暴露,避免大量摄入甲醛影响身体健康,建议生活中要做好下面这几点!
1、到正规的场所购买
购买食物最好选择正规的商超或者有资质的农贸市场,以降低买到不安全食物的几率。
2、学会分辨甲醛菜
可通过看食物的颜色和体积异常,闻是否有刺鼻气味,是否用手一捏就碎等来分辨甲醛菜。
3、认真清洗必要时浸泡
为了减少甲醛残留,建议多用流动的水清洗食材,必要时用淡盐水来浸泡几分钟再进行冲洗。
4、食物完全加热后食用
甲醛本身属于高温、易挥发的食物,完全加热有助于甲醛的挥发,因此建议最好将食材煮熟再吃。
5、均衡饮食,食品多样化
饮食上尽量要做到多样化和均衡性,多样化的食物摄入能降低食物中毒的几率。
如今白血病高发与甲醛污染有关系,甚至有传闻称大白菜中也有甲醛要少吃,但其实甲醛本身属于易挥发性的,在运输、清洗、烹饪等过程中含量会降低,不放心的话可以多清洗疾病,将食材烹饪熟透再吃。
参考资料:
[1]《每月科学流言榜(六月)》.中国生物技术网.-07-04
[2]《吓傻!这些常吃的蔬菜竟是"甲醛菜"?很多人对此毫不知情…》.科普中国.-05-30
[3]《常见的5种菜,可能甲醛超标!很多人却毫不知情!教你3步识别,别再买错了~》.我是大医生官微.-07-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