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相关经验干货来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渗碳件开裂

缺陷产生原因:

1.冷却速度过慢,组织转变不均匀

2.合金钢渗后空冷,在表层托氏体下面保留一层未转变奥氏体在随后冷却或室温放置时,转变成马氏体,比容加大,出现拉应力

3.第一次淬火时,冷却速度太快或工件形状复杂]

4.材质含提高淬透性的微量元素(Mo、B)太多等

对策:

1.渗后减慢冷却速度,使渗层在冷却过程中完全共析转变

2.渗后加快冷却速度,得到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松弛内层组织转变产生的拉应力

3.淬火开裂应减慢冷却速度、含微量元素作工艺试验,或提高淬火介质温度

高合金钢氢脆

缺陷产生原因:

1.炉气中含氢太高

2.渗碳温度太高利于氢扩散

3.渗后直接淬火,氢来不及析出以过饱和状态存在于钢中

对策:

1.渗碳后缓慢冷却

2.直接淬火后,迅速在oC以上回火

3.零件出炉前停止供给渗剂,通入氮气排氢后,直接淬火

渗层碳浓度低

缺陷产生原因:

1.炉内碳势低,温度低,滴量少,炉子漏气

2.工件表面形成碳黑或被炭黑覆盖,装炉量太多

3.炉子气氛不均匀,炉压太低,使炉子局部造成死角

4.工件间距离太小,炉子循环不畅

5.渗后冷却时脱碳

对策:

1.渗碳时,经常检查炉温、渗剂滴量

2.注意炉气、炉压

3.防止炉子漏气和风扇停转、反转

4.工件之间距离大于1cn

5.经常烧碳黑,清理炉内积炭,渗后入冷却井冷却,在井中倒煤油或甲醇保护

渗碳层过厚

缺陷产生原因:

1.渗碳温度太高,保温时间太长

2.滴量过大,炉内碳势高

3.试样检验不准

对策:

1.针对原因,采取工艺措施

2.渗层超过图样上限要求,不合格,但与图样规定相差0.05mm时,可以仲裁合格或申请回用

渗碳件畸变过量

缺陷产生原因:

1.渗碳时装炉方法或夹具选择不当

2.渗碳温度太高,炉气、炉压不均和不稳定

3.直接淬火温度过高

4.不适当安排两次淬火

5.加热方式不当,淬火剂及冷却方式不当

6.淬火返修次数太多

7.零件上渗碳层的浓度和深度不均匀,淬火时造成无规则翘曲

8.工件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匀,有的面渗碳,有的面不渗碳或少渗碳

对策:

1.长杆状件应垂直吊放,平板零件要平放,零件在夹具上要平稳不能受预应力,出炉操作要平稳、炉温要适当

2.直接淬火应预冷,尽量用一次淬火代替二次淬火,正确选择热处理工艺

3.预先留出机加工余量

渗碳速度很慢

缺陷产生原因:

1.温度过低

2.渗剂太多,零件表面积炭

3.渗剂含硫量过多

4.风扇轴承用MoS2润滑,润滑油进入炉内,使硫增加

5.风扇轴承漏气、氧气进入炉中

6.风扇轴冷却水渗漏入炉

对策

针对缺陷采取相应措施

渗碳件淬火后表面剥落

缺陷产生原因:

1.固体渗碳剂活性过分强烈

2.渗碳温度过高,大量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来不及扩散,过渡不好形成表面碳浓度过高

对策:

1.将高碳势件在保护气氛中(碳势(体积分数)为0.8%)加热2~4h,以减少表面碳浓度

2.也可将此件在质量分数为3%~5%的苏打和木炭中加热至~oC,保温2~4h,以减少表面碳浓度

零件上出现玻璃状凸瘤

缺陷产生原因:

1.固体渗碳时,渗碳中由于SiO2质量分数2%以上所致

2.SiO2高温和Na2CO3作用,生成玻璃状物质粘附在工件表面,形成凸瘤

对策:

1.固体渗碳时,渗剂应纯净

2.旧渗碳剂彻底筛去尘埃

3.去除渗剂中砂石及封口用耐火粘土

渗碳件出现反常组织(游离铁素体,游离渗碳体或网状铁素体在二次渗碳体周围)

缺陷产生原因:

1.钢中和渗碳介质中含氧量过高所致,使淬火时出现软点使耐磨性降低

2.渗碳剂应干燥去水分

对策:

1.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延长保温时间,使组织均匀化

2.选用淬火烈度大的淬火介质

过热

缺陷产生原因:

1.渗碳时过势或淬火加热时过势,使晶粒长大,脆性增加

2.渗碳时过势,不但表层含碳量增加,同时碳化物也增加,出现莱氏体

对策:

1.采用正火,使晶粒细化

2.盐炉加热淬火,工件不能紧靠电极

3.检查仪表是否失灵

看完上述内容,想不想了解一下你自己对渗碳知识掌握多少?由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年全国渗氮、渗碳热处理专题研讨会”将于7月份在浙江嘉兴举办,为了更充分的促进技术交流,丰富活动内容,此次会议向全行业征集相关论文,并制作论文集作为会议资料,同时举办“沪森杯”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欢迎各位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和研究院所踊跃投稿。

01

论文内容

论文内容要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强化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使用和推广,可以结合研究方向,表述研究成果和试验过程;亦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及实例,阐述其服务生产的情况。本次征文以化学热处理为征集范围,内容涉及高温化学热处理(渗碳、碳氮共渗、渗硼、渗金属等)、低温化学热处理(渗氮、氮碳共渗、渗硫、渗锌等)、多元共渗以及复合处理工艺等。具体征文主题(包含但不限于):

?化学热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各行业使用化学热处理技术的应用案例

?气体渗碳工艺

?固体、液体与其他渗碳工艺

?气体渗氮工艺

?离子渗氮工艺

?真空渗氮工艺等

?碳氮共渗工艺及其应用

?氮碳共渗工艺及其应用

?渗金属等化学热处理工艺

?多元共渗的研究

?渗碳或者渗氮的质量控制

?化学热处理技术与其它表面技术的对比

?化学热处理装备的研究、设计、使用与维护

02

论文要求

论文发送word附件至电子邮箱(zgm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