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疾病延缓老化,都得从抗炎做起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抗炎生活》作者:[[日]池谷敏郎]本书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心血管疾病权威专家,他用浅显的文字及图解,说明慢性炎症造成的各种影响,解释现代疾病与炎症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不依赖药物,就能阻断病源、延缓老化、杜绝慢性炎症的具体方法,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恢复健康状态。

多病体质和健康的人差在哪儿?

关键在于体内“慢性炎症”的程度不同。包括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发痒)(简称红、肿、热、痛),这四种症状称为发炎的四大特征。“只要又红又肿、发热,同时又有疼痛感,就可能是发炎”炎症本身并无害,而是保护、治疗身体的必经过程,也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时的反应。身体会排除外来的有害入侵者,在组织受伤时主动修复。而在这个排除、修复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反应就是发炎,医学上的全称为“急性炎症”。然而,当急性炎症无法排除,演变成慢性炎症时,就会引发各种严重的问题。慢性炎症的可怕之处在于,最初症状并不明显,几乎无法察觉。能否提早抑制慢性炎症,将决定你一生是否长寿健康牙周病除了会造成牙龈出血、牙齿脱落之外,近年还因医学界发现其与全身性疾病之间密切相关而备受瞩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糖尿病。过去,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往往会跟着罹患牙周病,同时也容易引发其他重症,而最近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着逆向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有牙周病的人,就很容易罹患糖尿病,甚至其他重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牙齿周围生成牙周细菌之后,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引起炎症的介质(mediator),这类介质会顺着血液流遍全身,阻碍胰岛素降低血糖值。动脉硬化也是相同的情况。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报告指出,曾在动脉硬化患者的血管中发现牙周细菌。换句话说,原本源自口腔的炎症,有很高的概率会演变成未来身体其他地方的炎症。体内老化细胞太多,也会造成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之所以会在体内持续燃烧,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在第一时间确实去除造成闷烧的“火种”。那么,什么情况会衍生出慢性炎症的火种呢?其实,在饮食、运动习惯、压力、吸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都隐藏着引发人体“自燃”的原因。另一种造成人体内部持续闷烧的原因,则是风湿性关节炎或克罗恩病(CrohnDisease,炎性肠病)等肇因于慢性炎症的病症。最后,年龄增长也是造成慢性炎症的原因之一。当某个细胞老化时,周边的细胞也会跟着同步老化,使发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抗炎,就是在抗氧化发炎和氧化之间就像“鸡生蛋,蛋生鸡”那样,彼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活性氧开始伤害细胞,就会引发炎症氧化、糖化、发炎三大反应,加速人体老化日常生活中过度摄取糖类,是导致身体糖化的主要原因。糖化不仅会导致肌肤松弛、出现皱纹,同时也会提高罹患疾病的风险。另外,糖化所产生的AGEs也会生成活性氧,造成氧化压力,最终成为引发炎症的契机。换句话说,氧化、糖化都是引起发炎的原因。而上述三种现象都应该尽可能回避,想维持健康,就得致力于抗氧化、抗糖化、抗炎。如何判断人体内的炎症程度?从“C反应蛋白质(Creactiveprotein,CRP)”判别。人体在发炎时,肝脏会制造出几种蛋白质,它们随着血液被运送到全身,这些蛋白质统称为CRP。CRP的评估标准如下:◎0.30mg/dL以下,表示标准范围◎0.31~0.99mg/dL,表示需注意◎1.00mg/dL以上,表示异常慢性炎症的安全判断,要比标准范围再低一点由于慢性炎症是闷烧,而非忽然出现的大火,CRP值通常不会突然飙高至异常程度(1.00mg/dL以上),而是在“标准范围”的高标值时就需注意。以0.30mg/dL为例,虽然仍在标准范围内,但相较之下,还是0.01mg/dL这种趋于0的数值会比较令人安心。CRP检测可分为“一般CRP检查”和“高敏感度CRP检查”两种。敏感度超出一般CRP检查百倍的“高敏感度CRP检查”问世,现在医学界已经可以检测出0.01mg/dL的数值了。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把高敏感度CRP检测数值认定为动脉硬化(慢性炎症疾病)的指标。超简单的“体内炎症程度”检查表立即检测健康状况

肥胖是炎症的“温床”

日本对于肥胖的判断标准是“BMI25以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义,成年人BMI24以上,但低于28者为超重,BMI28及以上为肥胖,如表1所示)。所谓BMI是“BodyMassIndex”的缩写,中文称为“身体质量指数”,可透过下列计算公式求得:BMI=体重(kg)÷身高2(m2)BMI数值是判断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如果你的BMI超过25,就算健康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异常”也不可大意,因为身体内部很有可能已开始闷烧了。除了BMI之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测量腹部围度(腰围):◎男性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此部分已调整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腰围标准。)若尺寸超过以上数值,则可能是“内脏脂肪型肥胖”。推荐去买个体脂秤,每天测量,直接能就能看到。其实肥胖不光是体重增加,严格来说,人体脂肪增加才是关键。负责吸收和储存脂肪的,是呈圆球状的白色脂肪细胞(WhiteAdipocyte),内含名为“脂肪滴(LipidDroplets)”的油滴,吸收脂肪后,脂肪滴就会逐渐膨胀。白色脂肪细胞一般呈直径0.08mm左右的球状,里面的脂肪滴吸收脂肪后,细胞整体就会膨胀至极限程度:直径是正常的1.3倍左右;体积则是正常的2.2倍左右。这种白色脂肪细胞遍布全身各处,根据统计,一般体型的人,体内大约有亿~亿个白色脂肪细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下腹部、臀部、大腿、上臂、背部和内脏周围等部位。也就是说,白色脂肪细胞较多的部位=容易肥胖的部位。正常者和肥胖者,体内白色脂肪细胞的差异再继续胖下去,脂肪就会产生有害物质◎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引起炎症的脂肪细胞因子分泌较多。◎体重正常者的脂肪组织,抑制炎症的脂肪细胞因子分泌较多。当白色脂肪细胞储存了大量的中性脂肪后,脂联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会呈现低氧状态。这是因为每个脂肪细胞变大后,呈现拥挤状态的脂肪组织,会使得血液的流动减少,导致局部性的氧气不足。到最后,氧化压力就会增加,引起慢性炎症。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将持续分泌有害物质肥胖带来的“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内脏脂肪型肥胖加上“三高”——心血管的死亡四重奏当人变得肥胖(此处指的是内脏脂肪增加)之后,就很容易罹患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上述四者就是心血管界中的死亡四重奏。其致病的主要原因,都和脂肪组织过度活跃、分泌过多有害物质有关。体内多余的脂肪增加后,原本不容易罹患高血糖、高血压或高血脂的人,就会成为高危人群,而原本就容易罹患“三高”体质的人,中招的机会也会跟着增加,这些都是已被证实的事实。当你已经属于内脏脂肪型肥胖,若再加上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中的任两项,就会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储存中性脂肪的脂肪细胞超载、过度增加的缘故。另外,血糖值偏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多、血压偏高等,都会让体内产生氧化压力,变成炎症的根源,这一点也请各位谨记在心。减肥是最有效的抗炎“药”。

对策?抑制发炎的健康饮食法

AA、EPA、DHA都是脂肪酸的一种。EPA和DHA多存在于深海鱼的鱼油中。相较之下,AA则多存在于肉类、蛋或植物等陆地食材中所萃取的油里。◎EPA或DHA较多的细胞,性情较为温和,不容易引起炎症。◎AA较多的细胞,性情会变得粗暴,容易引起炎症。20世纪70年代,有个研究结果引起医学界的好奇:居住在格陵兰一带的因纽特人(Inuit)较少罹患心血管疾病。这件事促使EPA和DHA的作用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