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在化工生产第一线的朋友们来说,每天就是在跟各种类型的化工设备打交道。我们特意整理了1种常用化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一般故障解决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日常的工作带来帮助。
水泵标准操作
一、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启动前对泵及电机检查
泵、电机及底座紧固螺栓是否齐全,满扣。
压力表指针是否回零位。
检查润滑油是否符合规定指示线。
.泵,电机外观应整洁,无灰尘、油垢,安全罩齐全,不松动,轴封不漏油。
3.打开离心泵进出阀门,观察泵及阀门静密封应无泄漏,动密封应无明显滴漏(填料密封泄漏量0滴/分)。
二、启动及运转
1.启动电机后应检查。
泵的旋转方向自泵吸入口看为顺时针方向(仅限初装及拆线维修后的试车)。
电机是否有异声,是否发热。
压力表指针上升是否正常,如过高或无压力应立即检查管路阀门是否打开。
视听运转中是否有杂音,噪音是否升高。
.观察在负载状况下静、动密封泄漏情况是否在规定范围(60滴/分)。
3.正常运转后,调节进出管路阀门以达到所需扬程及流量。
4.离心泵在传送物料时应勤观察,每班检察不少于次,并如实作好原始记录。
三、停车
1.停车时先切断电源,关闭泵进出阀门。
.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回零位。
四、维护
1.检查轴承的油位、油质,检修后运行一周应换油,以后每季应更换润滑油。
.检查轴承的温度稳定,并在规定范围内。
3.填料处泄漏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5.运转中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经常检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松动。
7.经常注意吸水池的水位变化,观察吸水口是否堵塞,避免抽送含有过多泥沙的水。
8.冬季停车后,注意保养和防冻。
五、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反应釜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反应锅本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完好。
锅体上的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安全阀门、阀门、疏水器应灵敏准确并有定期校验标记。
安全防护、通风、防爆等装置完好可靠。
.减速机及各部位油位正常。
3.搅拌轴填料密封压紧程度适中,无泄漏。
4.先用手盘动(或点动)搅拌轴,检查运转灵活性,注意搅拌器是否碰撞温度计套管。
5.检查锅内是否清洁,有无爆瓷现象(仅限搪玻璃反应釜)。
二、启动及运行
1启动电机后应检查:
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为顺时针方向,严禁搅拌反转(仅限初装及拆线检修后的试车)。
空载启动后,检查转动部分是否有异声。
电流值是否在额定范围,电机有无异声。
.运转中各密封点有无泄漏。
3.搪玻璃反应釜严防温度骤冷骤热,冷冲击小于℃,热冲击小于10℃。
4.搪玻璃反应釜锅底出料堵塞时可用非金属棒轻轻疏通,禁止用金属工具铲。
5.锅内压力、温度严格控制,不得超温超压。
三、停车时先关电源,检查阀门处于合适位置
四、维护
1.检查传动系统、密封装置各部件有无松动。
.检查在运行中有无异常声响。
3.检查润滑部位并按时加注润滑油。
4.检查填料箱密封状况,冷却系统工作状况(包括冷却水是否畅通,出水温度是否符合规定)。
5.检查各工作仪表及附件是否正常。
6.罐内有压力时,严禁带压紧固各受压元件。
五、常见故障处理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下表
往复式压缩机开停车
一、往复式压缩机开车:
1.准备工作:
A.安装人员检查主机各部件是否安装完毕,并能肯定各运动件配合间隙均符合要求。
B.通知电工检查电机绝缘情况(0.4M以上)及电器开关的技术情况符合要求否,通知仪表检查测量仪表及控制保护装置技术情况等符合要求否。
C.清扫场地,抹尽设备及操作台架表面的灰尘、油污。
D.检查或清洗循环油系统(包括油箱、曲轴箱、油泵、过滤器、冷却器、油管、阀门、运动部件油路等)。特别应吹净、清除油路系统的铁屑硬物。清洗彻底后,油箱里倒入新鲜润滑油,启动油泵,检查泵运转情况及油路泄漏情况(油压不得低于0.5MPa)。
E.检查或清洗注油器,确保运转正常、油路畅通、无泄漏点,注油适量(10滴/分),油质干净。
F.开冷却水总阀及气缸水夹套、填料与油冷却器等冷却水进出口阀,检查水压、水质、水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试车步骤:
A.打开冷却水阀,调节水量。
B.启动循环油泵,调节油压0.5MPa以上,检查各测油压点压力是否相同(包括弹簧、压力表、电接点与压力继电器),各传动摩擦表面注入足量的润滑油,然后停泵。
C.手摇或启动注油泵,预先注入气缸足量的润滑油,然后停泵。
D.盘车数转,使各摩擦表面及气缸壁表面形成一层润滑油膜。(使用盘车机构盘车时,先将手柄扳到盘车位置后再启动盘车电机,运行3~5分钟,正反方向盘车均无死点,盘车机构应灵敏可靠。然后将盘车机构扳至开车位置,停下盘车电机。)
E.电话通知总变给主机送电。
F.启动循环油泵、注油、循环风机。
G.启动主机
3、开车注意事项:
1.不准带压盘车。
.加压加量必须缓慢。
3.开关阀门要缓慢,不得急猛,并密切注意电流变化。
二、正常停车注意事项:
1.禁止带压(各段表压未卸至零)停车。
.各级回路阀不宜开得过快过大,防止气液倒流。
3.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三、常见十种故障及排除
故障1曲轴箱异响原因:
(1)十字头销、十字头销盖松;
()主轴瓦、十字头滑瓦、连杆瓦磨损或松动;
(3)油压低;
(4)油温低;
(5)油品不正确;
(6)气缸响。
排除:(1)检查十字头销、十字头销盖是否松动,紧固松动部件;
()检查主轴瓦、十字头瓦及十字头轴瓦间隙,看是否磨损或松动,紧固或更换配件;
(3)检查油压是否低及有无漏失,增加油压,维修漏失;
(4)检查油温是否太低,加载条件升油温,减小机油节温器冷却水流量;
(5)检查油品是否正确,更换不正确油品;
(6)检查活塞螺母是否松动,加以紧固。
故障压缩机不能启动原因:
(1)驱动机故障;
()启动盘开关故障;
(3)油压启动开关故障;
(4)控制盘故障;
(5)气缸内压力过高;
(6)启动装置锁紧。排除:(1)检查驱动机是否有故障,重新调整动力;
()检查电路;
(3)检查油压,调整或更换开关;
(4)检查控制盘电路连接及设置;
(5)调整气缸内压力到正常值;
(6)检查启动装置是否锁紧,消除锁紧。
故障3曲轴油封漏失原因:
(1)油封安装不正确;
()排油孔堵塞。排除:(1)按检验标准重新安装油封;
()清洗油封排污孔,清除堵塞物。
故障4刮油器漏失原因:
(1)刮油环磨损;
()刮油环安装不正确;
(3)活塞杆磨损或划伤;
(4)环侧隙不正确。排除:(1)更换刮油环;
()检查刮油环安装是否正确,按检验标准安装;
(3)修复或更换活塞杆;
(4)更换活塞环和支承环。
故障5油压低原因:
(1)油泵气蚀;
()旋转部分拍打油面形成泡沫;
(3)油温低;
(4)滤油器脏;
(5)机体润滑油漏失;
(6)主轴承泄漏过量;
(7)调压阀压力设置低;
(8)油压表故障;
(9)油压调节阀失效;
(10)油池进口堵塞。
排除:(1)修复或更换磨损的油泵;
()降低油池内的油位;
(3)利用曲轴箱浸进式加热器或使用电伴热加热;
(4)清洗滤油器或更换滤芯;
(5)检查油路;
(6)调整主轴承间隙;
(7)重新设置调压阀压力;
(8)更换油压表;
(9)调整、修理或更换油压调节阀;
(10)清洗油池进口管。
故障6气缸内异响原因
(1)活塞松;
()活塞撞击外端或内端;
(3)十字头锁紧螺母松;
(4)气阀漏失或损坏;
(5)活塞环损坏;
(6)阀密封气垫破损。排除:(1)检查活塞螺母是否松动,上紧松动螺母;
()检查活塞外端或内端余隙,调整到正确位置;
(3)上紧十字头锁紧螺母;
(4)检查气阀是否有漏失或损坏,修理或更换阀;
(5)更换损坏的活塞环;
(6)更换密封气垫。
故障7盘根过热原因:
(1)润滑故障;
()润滑油分歧格或油量不足;
(3)冷却水不充分(特别是水冷盘根);
(4)间隙不正确。
排除:(1)更换润滑油单流阀或润滑油泵;
()使用合格油品,增加润滑油量;
(3)降低冷却水进口温度;
(4)调整间隙。
故障8盘根漏失原因:
(1)盘根磨损;
()润滑油分歧格或油量低;
(3)盘根脏;
(4)压力增加过快;
(5)盘根安装不正确;
(6)开口或侧边间隙不正确;
(7)盘根放空堵;
(8)活塞杆划伤;
(9)活塞杆圆度超差。排除:(1)更换盘根;
()更换合格的润滑油,增加润滑油量;
(3)清洗盘根盒及管线;
(4)减小压力增加梯度;
(5)按检验标准正确安装盘根;
(6)检查调整间隙;
(7)检查清洗盘根放空,提供低点排污;
(8)修复或更换活塞杆;
(9)调整十字头垫片到合适的位置,减小活塞杆圆度误差。
故障9阀上积碳过多原因:
(1)气缸润滑油太多;
()气缸润滑油分歧格;
(3)进口或供给处来油携带碳;
(4)阀漏失或损坏,导致高温;
(5)通过气缸的压力梯度过大,高温。排除:(1)减少供油量;
()使用合格的润滑油;
(3)安装过滤分离器或排污系统;
(4)修理或更换气阀组件;
(5)查看气缸内气阀,清洗水套。
故障10排温高原因:
(1)进气阀漏失;
()排气阀或活塞环漏失;
(3)进气温度高;
(4)水缸水套堵水;
(5)气缸润滑油分歧格或流量不足。排除:(1)修理或更换漏失的进气阀或活塞环;
()修理或更换进气阀或活塞环;
(3)清洗空冷器;
(4)清洗气缸水套;
(5)使用合格的润滑油和正确的流量。
离心机操作
一、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操作工在启动前应对离心机本体及电机进行检查。
清除机体周围障碍物,盘动转鼓应无碰擦现象。
机体地脚螺栓,电机底座螺栓是否齐全满扣。
检查制动装置是否灵敏,有无碰擦现象。
检查润滑是否良好或添加润滑脂。
.机体、电机外观应整洁,无灰尘、油垢,安全罩壳齐全。
二、启动及运行
1.启动电机后应检查:
电机有无异声,不发热。
转动平稳,无杂音,无异常振动。
.设备运转时,操作人员要勤观察,加料时要均匀加料,并防止溢料,严禁用铲或其它杂物碰撞离心机,防止发生事故。
三、停车时先关电源,但在离心机运转时,除发生事故外,严禁急刹车,以防主轴螺栓松脱或主轴折断造成事故。
四、维护
1.开车前检查主轴螺帽及各螺栓是否松动、刹车装置是否有效及三角胶带数量及松紧程度。
.离心机运转时应注意机壳的振动,发现振动异常,立即停车检查。
3.常用热水或蒸汽洗涤时,应经常加注润滑脂。
4.离心机运转时应检查轴承声音是否正常。
5.一般不得急刹车,应先断电后刹车,且应分数次刹车。
6.定期从主轴注油孔注入适量润滑脂。
7.经常检查转鼓壁的腐蚀情况。
五、常见故障处理
常见故障处理见下表
磁力泵的安装和使用
1.磁力泵应水平安装,不宜竖立,塑料泵体不得承受管路重量,对于特殊要求垂直安装的场合,电机务必朝上。
.当抽吸液面高于泵轴心线时,起动前打开吸入管道阀门即可,若抽吸液面低于泵轴心线时,管道需配备底阀。
3.泵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电机风叶转动要灵活,无卡住及异常声响,各紧固件要紧固。
4.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与磁力泵转向标记一致。
5.电机启动后,缓慢打开排出阀,待泵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再将排出阀调到所需开度。
6.泵停止工作前,应先关闭排除阀门,然后关闭吸入管道门。
磁力泵的故障形式与排除方法如表所列:
双锥干燥机操作
一、操作规程一.准备阶段
1.将加热介质(用热水加热时尽量采用软水)加热至操作温度。
.装料根据物料情况可采用人工装料或真空吸料两种方法,采用真空吸料时,将一头接在罐盖口上,另一头插入物料桶中,启动真空泵,打开真空阀,物料即被吸入干燥机内。
3.抽真空网罩必须用滤布包扎。
二.启动运转
1.真空泵继续运转,开启加热介质管道阀门,向干燥机供热,观察加热温度。
.将电机控制器上调速按钮旋至最低档。
3.接通电源,启动电机,罐体低速回转。
4.缓缓旋转按钮,将干燥机罐体调至所需转速。
三.停止运转
物料混合干燥完成后,关闭加热介质阀门,关机并使罐体放料口向下。
四.出料
1.出料时先打开真空端发水阀,后关闭抽真空泵。
.打开罐体放料孔盖,进行出料。
3.物料全部卸出罐体后,应尽可能清扫罐内的残留物,然后关闭放料孔盖。
4在干燥过程中,要进行中间取样时,应先关机停止运转,然后按照规定并打开罐盖进行取样;取样完毕后,关闭罐盖按第条规定重新开机干燥。
保养说明1.定期检查,每月一次,检查项目为减速器的油标线,皮带、链条的松紧程度。
.如发现减速器有渗漏、油量不足,则必须更换密封件,加足油量。
3.电器部件应保持清洁,灵敏。不应采用铁器敲击筒体,防止筒体变形。
4.一次使用完毕应取出剩余物料,刷清机器各部分,如停用时间较长,必须将机器全部擦干净,用蓬布罩好。
EYH二维运动混合机操作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电器是否正常,机器是否运转灵活,出料阀是否关闭。
二、生产操作
1.装料
点动摆动按钮使进料端处于水平面稍上的位置,关掉按钮摆动电机,打开进料端盖板,加料。加料量控制在料筒容积的50%以内,加料完毕后,盖上盖板并紧固。
.混合
开启摆动电机,同时开启转动电机混合10-15分钟后停机。(使用定时器,设定时间进行控制)
3.出料
点动摆动按钮,使出料阀处于最低位置,停止摆动,放好料斗,打开碟阀开启出料按钮。出料完毕,关闭出料碟阀。
三、清洗程序
当更换产品时,要对设备进行清洗,清洗用自来水或热水。关好出料碟阀,点动摆动按钮,使进料端处于较低位置,打开进料盖板,旋紧放水口螺盖,加入料筒容积10-0%的自来水,盖好盖子并紧固,开启摆动电机及转动电机清洗10-15分钟停机,点动摆动电机,使进料端处于较低位置,点动转动按钮,使进料端的放水口处于水平面以上的位置,卸下螺盖,接好放水管,放好水桶,点动转动按钮,使放水口处于最低位置,即可放水。放水完毕使用干净的拖布将筒体内壁上附着的残余水分擦干,自然风干6-8小时后,旋上放水口螺盖方可进行生产。
四、维护与保养程序
1.减速机须定期换油,半年换一次油,以后每年换油一次,换油时油位控制在视镜中部。
.传动件需经常检查并保持良好润滑。
3.各紧固螺栓须经常检查是否有松动,并予以紧固。
4.检修时文明施工,注意安全,不得损坏零部件,作好设备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及检修记录。
五、一般故障与排除
水环真空泵标准操作
一、启动
经过长期停车的泵在开动前必须用手转动联轴器数转,以证实没有卡住现象,启动按以下顺序。
关闭进气管上的阀门。
向填料函和气水分离器内注水。
当气水分离器往外溢水时开动电动机。
打开给水管路上的球形阀。
打开进气管上的阀门。
用球形阀调整进水量,以使用最小的水量消耗,保证泵所要求的技术规范。
二、停车(按以下顺序):
关闭进气管上的阀门。
关闭电动机。
关闭水阀。
冬季泵停车时,应拧开泵上的管堵,把水放净
三、维护
1.真空度不得采用关小阀门的方法控制抽气速率。
.经常检查真空度波动和泵体振动情况。
3.运行中检查填料盒是否发热,并及时处理。
4.检查泵运转有无杂音,发现异常状态应及时处理。
5.检查冷却水是否堵塞,水温不得超过40℃。
6.检查各部螺栓与基础的地脚螺栓有无松动,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7.真空泵安装处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8.应定期压紧填料,若填料不能满足密封要求,应及时更换。
9.滚动轴承应润滑良好。
10.运行中经常检查滚动轴承温度。
11.正常工作的轴承每年装油3-4次,每年至少清洗轴承一次并全部更换润滑油。
1.注意保持泵体及附件的整洁。
13.冬季在停车后将泵内及水缸内的水放净。
真空机组标准操作
一、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操作工应在启动前对泵及电机检查
泵、电机及底座紧固螺栓是否齐全,满扣。
真空表应准确,并有定期检验的标记。
观察针阀油杯及曲轴箱中润滑油是否在规定油位。
.泵,电机外观应整洁,安全罩齐全。
3.开启冷却水进水阀,观察并保持出水口有一定出水量。
二、启动及运转
1.启动电机后应检查:
从皮带轮侧看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仅限初装及拆线维修后的试车)。
电机是否有异声,是否发热。
转动平稳无杂音。
.各连接部位应无泄漏。
3.轴承温度不高于70℃。
三、停车
1.停车时关闭泵进气阀门,切断电源。
.关闭油杯针阀,停车十分钟后关闭冷却水进水阀。
3.在室温降至0℃以下时,必须放净冷却水,以免冻裂气缸和水管。
四、维护
1.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泵体及泵盖等部位有无泄漏现象。
.定期检查润滑油质及油位,发现变质和缺油及时更换和加油。
3.经常检查各部位温度是否正常。
4.经常检查各部位的紧固件有无松动、泵体有无异常声音。
5.随时检查仪表数值指示是否正常。
6.停车时,先关闭真空系统的阀门,然后关电源,最后关闭冷却水阀门。
7.在冬季,停车后必须将泵体内冷却水放出。
五、常见故障处理
纯化水系统标准操作
一、全手动控制
1.启动前检查准备:
开原水箱进水电磁阀。
开原水泵进水阀。
开精砂过滤器反冲洗系统进水阀,排气阀,进行放空。
关精砂过滤器反冲洗系统进水阀,排气阀。
开精砂过滤器运行系统进水阀、出水阀。
开活性碳过滤器反冲洗系统进水阀,排气阀,进行放空。
关活性炭过滤器反冲洗系统进水阀,排气阀。
开活性炭过滤器运行系统进水阀、出水阀。
开精密过滤器放空阀,进行放空。
关精密过滤器放空阀。
开一级反渗透出水阀,一级排放阀、一级浓水阀、清洗电磁阀。开一级反渗透进水阀。
开中间水箱出水阀。
开二级反渗透出水阀、二级排放电磁阀,二级浓水阀,开二级反渗透进水阀。
检查电源。
检查原水温度。
.接通配电电源,把开关手柄打向“手动”。
3.检查:絮凝剂、阻垢剂、PH调节剂储罐的药剂量>0Kg。计量泵调节指针指向恰当位置。
4.确认以上项目正常,即可进行以下操作:
启动原水泵、絮凝剂加药泵、阻垢剂泵,进行开机前RO膜的清洗。检查精砂过滤器水压,进水0.15-0.4Mpa,出水0.1-0.35Mpa,活性碳过滤器出水压力0.05-0.3Mpa。清洗进水压力<0.5Mpa。
清洗-5分钟后,关闭清洗电磁阀,打开一级高压泵。当一级电导<10us/cm时,关闭一级排气阀。将一级纯水注入中间水箱。注意:一级进水压力为1.0-.0Mpa,浓水压力为0.8-1.7Mpa。
待中间水箱达到一定液位后,启动PH调节泵、二级高压泵。当二级电导<us/cm时,关闭二级排水阀,将二级纯水排入终端水箱。注意:二级进水压力为1.0-.0Mpa,浓水压力为0.8-1.7Mpa。
在终端水箱液位达到1/左右时,开送用水工段的水阀,并与用水工段联系通知送水。
开启紫外线杀菌器、终端水泵。为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纯化水循环回路须始终保持运行状态。终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始终保持运行状态。
二、半自动控制
用于清洗精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RO膜。
1.启动前检查准备:
原水泵进水阀、一级及二级RO进水阀、浓水阀、终端水箱进水阀、中间水箱出水阀等常开阀门是否已打开。
检查各应开(关)的阀门是否已开(关)。自来水压力看是否满足运行条件≥0.MPa.
.开车:
接通配电箱电源,将开关手柄打向“自动”。
开启电脑,双击“MCGS运行环境”,打开“泵控制”,点击“总电源开”、“手动”。
按规定程序反洗精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
冲洗结束,点击“泵控制”之“自动”,系统即步入自动控制运行状态,包括RO膜运行过程中的自动清洗,高压泵、排放阀、原水阀的自动调节。
三、自动控制
1.启动前检查:
各常开阀门是否打开。
各应开(关)的阀门是否已开(关)。
“泵控制”中的“仪表显示”数值是否与实际表值相符。确认以上正常后,点击“自动”,系统即实现自动控制运行。
注意:运行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