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医疗科技变得越来越尖端,人们看病的手段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望、闻、问、切了,而是利用各种先进的机器检查身体
尤其是身体出现一些未知疾病,会使用磁共振检查。通常出现疾病去检查时,医生会为患者安排一系列的检查清单,不同的疾病会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
很多患者发现,虽然核磁共振能够为身体检查出疾病,但是为什么医生建议患者少做核磁共振呢?其中有什么缘由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什么是核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术(MRI)也称为核磁共振,其基本原理是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经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图像。
其检查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外颅脑及脊柱、脊髓病变、五官科疾病、心脏疾病、纵隔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其优点包括对人体没有损伤;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能诊断心脏病变。
核磁共振中有辐射吗?
有些人听到核磁共振检查时,经常会与辐射、致癌相挂钩,其实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是没有辐射的,也不会杀死体内正常的细胞。
核磁共振中的核其实是氢质子核,是体内水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基于体内大量的水以及高含量的氢质子。
核磁共振检查主要是通过电磁波的原理,而电磁波释放的量和手机释放的量差不多,对于身体没有辐射。
为什么“磁共振”尽量不要做?多数人蒙在鼓里,与这5点有关系
1.核磁共振检查费用较高
核磁共振的正常运行需要高度稳定的磁场,这本身就需要比较高的技术。首先,这需要低温技术,目前主要使用液氦,液氦的温度需要控制在-℃。
但是液氦的价格比较贵,一般元/升,而且每3-4个月需要补充一次液氦,每次费用在1万元以上。
核磁共振还需要人工成本、场地成本和电力消耗。核磁共振本身的价格就比较高,购买核磁共振检查设备的价格甚至可以高达百万。
2.不适用特定人群
核磁共振需要躺在一个小空间里,长时间要保持静止,大约在半小时左右。对于一些大脑存在金属部件以及患有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并不友好。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
3.体内有金属物质
核磁共振检查并不一定“不”能有“金属”,而是不能含有“铁类”的金属,因为核磁共振主要成像的原理是利用磁体引起体内水分子位置的改变。
因此,巨大的磁铁会将铁类的金属吸到磁体的上面,从而破坏核磁的设备,影响正常的磁共振检查。
有些微小的金属物质会引起成像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病变的诊断,因此做核磁共振检查时,不能将含铁类的物质带入磁体的检查空间。
4.需要很长时间
虽然磁共振的结果更准确,但进行磁共振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一般的核磁共振检查需要提前预约。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完成,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同时会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不高,没有必要,所以医生通常不建议患者做磁共振。尤其对于很多急诊患者来说,由于磁共振时间长,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5.成像速度慢
正常情况下,1.5T的磁共振对一个部位进行检测,需要大约20~30分钟才能成像,而且这还不算做核磁共振之前的检查和摆位的时间。
如果患者需要做增强磁共振检查的话,那么在检查之前还要进行注射造影剂,花费的时间就会更多,导致每天给病人做核磁共振的次数是有限的。
所以一般医生判断患者如果没有必要做核磁共振的话,是不会建议患者做这项检查的,因为成像速度太慢了。
做核磁共振的注意事项?
1.禁止携带金属物品
核磁的磁场很强,所以做检查之前要确保患者和陪检的家属身上没有金属物品,比如手机、钥匙、硬币等所有金属物品。
磁卡类物品也要拿掉,避免消磁无法使用,另外要明确体内没有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等金属物品,若患者体内有假牙或者材质是钛合金的弱磁性物质,也要提前告诉工作人员。
2.纹身要告知医生有些纹身所使用的颜料比较深,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会让这些颜料被加热,导致皮肤被灼伤。所以如果有纹身,也要告知医生。
3.不要化妆
相信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医生都会特别嘱咐不要化妆,因为有些化妆品中带有金属,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和磁场发生反应。所以在检查的时候不要化妆,也包括指甲油、防晒霜以及护发产品等。
4.密闭恐惧症患者不适合做
有一些空间密闭恐惧症的患者是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检查,在检查前也要告知医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恐惧感,但是都是可以克服。
延伸阅读:有没有全身磁共振检查?
这个真没有。在临床上很多患者上来就说:医生,给我开个全身磁共振检查。目前,只有全身PET检查列入到了临床所需的检查条目中,其它检查都是根据临床需要,按部位检查的。
因为,磁共振检查是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有的放矢,重点突破,精准检测,不是散网捞鱼。
另外,磁共振检查基本覆盖了全身各部位,但根据检查目的,被细分为大大小小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检查项目,全部完成这些检查需要花费1-2周的时间和上万的费用。
有的患者听说核磁共振存在一定的风险,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其实大可不必。核磁共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只要检查的时候遵守相关的规定,就高枕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