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传统美食饺子的前世今生

“一群小白鹅,扑通跳进河。肚子刚刚鼓,就被端上桌。”这首以童谣形式编的谜语其实说的就是中华面食的国粹——饺子。说起饺子,我国北方地区人们都会发出喜爱。饺子是将面食与菜肴集合在一起,在经过了千年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后,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美食。

今天的饺子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普通食品,但是众多的食用饺子的习俗却延续了下来,而这其中蕴含了的正是千年来所形成的中国民族深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饺子的名称虽然形成于明清,但是据考古研究,饺子这种食品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所以说饺子在我国的食用历史至少有多年。饺子传承至今,虽然品类众多,形状各异。但样子主要还是把面皮擀薄,包上馅料,对折形成半圆的月牙形。这种样子的饺子在北方地区的民间极其常见。

在明清之前饺子只有之实而无之名,南北朝时期的饺子被称为“馄饨”。唐朝时,饺子食用更加广泛,这个时期的饺子则是被叫做“牢丸”。到了宋代与饺子发音相同的“角子”开始出现。而到了清朝饺子的名称已经普遍开始使用了。那时饺子还有“扁食”、“水包子”、“煮饽饽”等许多名称。

过去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大多数平民百姓家庭能吃饱肚子就已经不错,所以人们只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美食集中到年节去享用,而饺子作为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食品就成了年节食用习俗中的主角。

每逢除夕、春节、元宵节、冬至等重大的节日,人们就会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美味可口的饺子来改善生活。现在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饺子也变成日常的普通食品。但每逢传统佳节,人们仍乐此不疲的包饺子、吃饺子,这种千年来形成的节日饺子习俗,也积淀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代代传承。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我国北方地区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虽然每个地区对于包饺子的馅料的要求并不一样,更多的讲究的是荤素搭配,但是对于饺子的形状,大多数地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弯月形状,当然也有的会将饺子包成元宝形,寓意着金银满屋,有些也会将饺子捏成麦穗形状,象征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而在除夕的夜里,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煮熟后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饺子,也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美好的希望。

每年的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在民间也是广为流传,“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说主要是由张仲景而引起。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冬月里,看见为生活东奔西走的贫困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好多人耳朵都冻烂了。而为了给穷人施药治疗冻伤,张仲景就在冬至这天为广大的穷人施“祛寒娇耳汤”这味药。

此药就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熬煮好后,将羊肉等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下锅,百姓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觉得浑身暖和,两耳生热。而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听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由于娇耳和饺子谐音,所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这样伴随着关于张仲景的传说,在中原地区广而流传。

饺子,从多年以前开始进入平民百姓的餐桌,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生活的重要内容。现在包饺子的技术不断的得到提高和发展,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饺子样子,大的、小的,甜的、咸的,蒸的、煮的,花的、素的,可谓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现如今我国饺子的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品种也是非常的丰富多彩。北方的饺子依然保持着料重味厚,油润鲜香的特色。而南方的饺子则是制作精细,小巧玲珑,且口味清爽,绵软爽滑。

而历史悠久的饺子技术发展到了今天,展现出了更多的姿彩,今天我们就从饺子的熟制方法入手,来欣赏一下中华饺子的缤纷多彩。

一、蒸饺

简单的蒸饺也有全烫面、水油烫面以及三、七烫面三种面皮形制,而馅料则丰富多彩,变化万千,品类众多,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有四喜蒸饺、鸳鸯饺子、蟹黄蒸饺、四方饺、蝴蝶饺、鸡肉饺子、三鲜蒸饺、麻仁糖饺、鸳鸯凤眼等等。

三鲜蒸饺

:面粉克,清水克,肉馅克,鸡蛋4个,海米50克,白菜克,酱油、食用油适量,盐少许,葱姜末少许。

1、面粉放入盆内,加入沸水克做成烫面面团,稍微凉一下把面团揉匀揉光放在一旁醒一会儿备用。

2、鸡蛋入油锅炒散备用。

3、白菜洗净剁碎挤干水分,海米泡发好后剁成碎末。

4、将肉馅放在盆内,加入盐、酱油搅拌成搅拌均匀,加入葱姜末,海米末以及炒好的鸡蛋碎,加入白菜碎拌匀备用。

5、醒好的面团搓成条,揪成剂子按扁,擀成中间稍厚,四周薄的圆皮,包上肉馅儿,制成饺子,将饺子码在蒸笼内,旺火蒸8分钟即可出锅食用。

二、水饺

又称煮饺,以水为介质,通过加热传导,而使饺子成熟,是民间地区最为流行、最普及的一种制作方法。水饺的形状变化不是很大,有月牙形、扇贝形、元宝形、三角形等。常见的水饺品种有钟水饺、济南扁食、鱼肉水饺、淮阳小饺子、酸汤水饺、冬菇鸡汤饺、状元饺等。

韭菜鱼肉水饺

:面粉克,鱼肉克,猪肉馅克,韭菜克,蛋清4个,香油适量,胡椒粉少许,料酒适量,盐适量。

1、将鱼肉去皮、去刺,剁成鱼泥。韭菜洗净,控干切碎备用。

2、大盆儿放入鱼泥,猪肉馅和鸡蛋清加水搅拌均匀,每克肉加水约50克左右,直至肉馅上劲,加入盐、料酒、胡椒粉、香油和切碎的韭菜拌匀成馅。

3、将面粉放入盆内加入清水和成面团,揉透后醒发一会。

4、醒好的面团揉成长条,揪成剂子,擀成饺子皮。

5、擀好的面皮放上馅,包成饺子。

6、水开入饺子,用勺在锅边慢慢推动,水饺浮起后,再煮三分钟即可捞出装盘。

三、炸饺

炸饺子是以油为传热的介质而熟制形成的饺子,其色泽黄亮,口感香脆酥松。有生炸和熟炸的区别,生炸就是生饺子直接入油锅,炸熟。熟炸则是先加饺子蒸熟或者煮熟再入油炸至上色酥脆。炸饺的品种有雪饺、米饺、萝卜米饺、烫面炸饺、炸藕饺、花边饺、豆沙油饺、炸鸭酥饺、萝卜丝水饺、咸水饺等。

脆皮豆沙饺

:糯米粉克,澄面克,清水适量,猪油克,豆沙克,糖适量。

1、糯米粉和澄面搅拌均匀。

2、锅中加清水加糖,白糖融化后关火。将糖水加入到粉类混合物中,水要一点点的加,一边加一边搅拌,待面团成面絮状时,转移到案板上充分地揉匀,然后加入猪油,继续揉搓至面团光滑。

3、将面团揉成长条,分成剂子,擀成薄片,将豆沙馅儿包入,捏成饺子形状,放一旁静止醒发一会。

4、锅中入油,油温在6、7成热的时候,将豆沙饺子下入,炸成金黄色即可捞出食用。

娇娇的美食日记:今日秋分,注意保暖,预防凉燥哦。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没有什么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换个馅料再包上一顿饺子。饺子除了作为一种食物用来填饱肚子之外,更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才是饺子能成为面食国粹的重要原因,也是千百年来饺子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8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