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愉快!从10月3日开始,好奇心实验室会在假期陆续推出5个主题为“戒断”的生活实验,我们想探讨的是,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服务和技术之中,哪些最终留在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它们的存在是让生活质量提升,还是助长了懒惰和依赖?
今天我们实验了隔绝外卖的一周。
作为一个外卖重度依赖者,我的冰箱里几乎从来没有过任何蔬菜和水果,最多有些面包、牛奶或者可乐。
我有全套厨具,家人会直接在京东上买次日送达的米、面、油寄到我独居的租屋。但我依然严重依赖外卖,在门口接到红衣蓝衣黄衣小哥送来一包包热气腾腾的食物,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固定环节。
并不是人人如此,实际上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订餐活跃人数的全网渗透率到年年底也仅有9%左右而已,也就是说,中国大多数互联网用户仍然没有养成吃外卖的习惯。但在特定群体里,外卖习惯已经非常牢固。配送员众多的一线城市,你不难注意到写字楼午间等电梯的人从职员变成了外卖小哥。
第一次接触外卖时我还在上大学。年,正在上大三的我和室友们投入了一场薅风投羊毛的狂欢。对于每餐最多花二十元的学生党来说,美团和饿了么每单减免8-10元的诱惑太强了,也难怪饿了么最早从校园起步。
巨额补贴让外卖获得了第一批用户。美团招股书显示,年美团外卖补贴为26亿元,年提升至42亿元,同比增加了60.5%。营销开支由年的17亿元增加31.0%至年的23亿元,主要用于营销及品牌推广活动。
今年7月,饿了么CEO王磊表示,今年7月至9月,饿了么将总计投入30亿元人民币,努力将市场份额提高至50%以上。
现在两家平台的补贴数额相比当年已经少了很多。像我这样的用户一开始偶尔也会抱怨,会想要重拾出门吃饭的习惯,但最终还是妥协于它的便利性,宁愿多付一些包装费和配送费以换取多一点自由时间。
我们的实验将主要针对已经习惯了每天两单外卖的一线城市重度用户,看看脱离它有多难。
强调便利的轻食和代餐代替三餐,我没有吃饱
第一天我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开始实验。
每日优鲜上有卖9.9元5个的萝卜牛肉早餐饼,我买了十个作为这一周的早餐。这个价格比上班路上小摊卖得还要便宜得多。
中午饭和晚上饭我决定用硅谷代餐饮料Soylent来代替。
早上,从冰箱冷冻柜里拿出萝卜牛肉饼,放入微波炉里热一分半就可以吃了。整个饼有手心大小,对于仅仅有点小饿的人来说,吃一个足够,吃两个就可以让你坚持到中午一点。
后面的几天里,我还在每日优鲜上购买了四份4.9元2袋的豆乳,每天早餐一个饼一袋豆乳。
中午,我开始喝Soylent代餐饮料。Soylent是美国硅谷一家同名公司的产品,该公司生产能够代替食物的粉末和饮料,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懒得花时间做饭同时又不愿意吃不健康快餐的人。
我们之前已经体验过Soylent粉末冲剂,这一次我体验的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瓶装版本。代餐饮料每瓶热量kcal,号称可以代替成年人一顿正餐。成分以蛋白质为主,不含过量的糖、饱和脂肪酸或胆固醇,除了主打快速进食外,还宣传健康、减肥等理念。
中午,我喝了可可味道的饮料,味道不错,口感类似奶茶,用舌头细品能感觉到有类似流沙的细密颗粒,像粗磨豆浆。
但下午三点半我就又产生了饥饿感,肚子开始咕咕叫。
所以,没等到晚饭时间我就喝了第二瓶。但不到三个小时后饥饿感就再次袭来。喝起来像豆乳,饱腹程度也像豆乳,感觉并没有淘宝评论中所说的那么神奇。
Soylent瓶装版在国内40元出头可以买到一瓶,通过亚马逊中国购买,再靠Prime会员省下跨国运费。
下午七点从办公室出来时我已经饥肠辘辘。好在当天是一个周五,我立刻叫上朋友去楼后的草原牧羊火锅店吃了一顿饭。两个人吃了两百多,从店里出来时我又重新快乐了起来。
轻食更划算吗?
吃轻食和代餐食品确实比叫外卖、出门吃饭、自己做饭都更省事方便,但没有选择的选择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而且既不好吃,也不扛饿。
以偷懒的方式做饭,有时候也并没有省下力气
很多人选择吃外卖的原因之一是觉得自己做饭太浪费时间。但实际上有一些办法可以让烹饪时间大大缩短:
1.看看冰箱里有哪些食材,尽量用它们来做一顿简餐;
2.网购食材,省去购物麻烦;
3.购买半成品,自己在家完成烹饪的最后几步;
实验第二天,我的冰箱冷藏室里有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两只西红柿和一盒鸡蛋,冷冻室里有我妈九月初来看我时留下的一袋细切鸡肉和一袋肉馅。厨房柜子里有面条、葱姜蒜、木耳等。
这天中午,我做了唯一拿手的一道菜——西红柿鸡蛋面。
整个过程进行了32分钟,与我估算的情况基本一致。十五分钟后我把碗吃空了,这种热乎乎的饱腹感是远胜各种轻食和代餐食品的。而且因为是自己掌握的火候和咸淡,所以比外卖更贴近我的偏好。唯有的一个缺点是耗时稍久,如果是工作日这么吃的话可能会有一点压力。
下午,我决定用剩余的木耳、鸡肉和肉馅做两道菜。因为不知道怎么组合,所以远程求助了场外观众。我妈建议我做一道辣椒木耳炒鸡肉和一道豆腐肉末汤,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