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
别名:酒精
分子式与分子量:分子式C6H6O;分子量为46.07。
来源与制法:用某些碳氢化合物或富含淀粉、糖类的物质,或乳糖、纤维素粑,经酶水解,控制发酵,获得的发酵液经分馏,可得94.9%-96.0%(V/V,体积分数)的乙醇;也可以有乙烯、乙炔化学合成。
形状:本品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有特殊嗅味;易挥发,易燃烧;燃烧时显淡蓝色火焰,加热至78度沸腾。
作用与用途:乙醇为半极性溶剂,溶解性能介于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之间,能与水、甘油、三氯甲烷任意混溶;与水混合时,体积缩小,同时温度升高,无水乙醇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可作为:
1.浸提溶剂各种中药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乙醇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故经常利用不同的浓度选择性浸提有效成分。
2.溶剂乙醇可以溶解水溶性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糖类、苷类等;又能溶解非极性成分,如树脂、挥发油、内酯等。
3.抑菌剂液体制剂中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抑菌作用。在药剂中可用作抑菌剂和消毒杀菌剂;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浓度。
常用品种:1.无水乙醇含乙醇不得少于99.5%
2.变性乙醇本品是由乙醇加入规定的变性剂而制得。变性分为挥发和不挥发两类。作为溶剂,配制制剂时,如是挥发性变性剂,不得留在最终制剂中。如配制的是局部外用制剂,则可以含有特定的变性乙醇,其变性剂可以是一般的或特定的。
3.稀乙醇为水和乙醇的混合物。制法为取乙醇ml,加水稀释至ml即得。本液在20度含乙醇应为49.5-50.5%(V/V)
质量标准来源:《中国药典》年版四部。CAS号:64-17-5。